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06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因此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内容。只要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可以进行变更。
变更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应当采取自愿协商的方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经协商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是不允许的。这种擅自改变合同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变更后的内容对另一方没有约束力。此外,这种擅自变更合同的行为也构成一种违约行为。
劳动合同的变更只是对原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或者删减,而不是对合同内容的整体变更。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过程中,必须就要变更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在协商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所要变更的内容,则该部分内容的合同变更无效,原有的合同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在变更过程中,必须遵循与订立劳动合同时同样的原则,即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1) 提出变更要约: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要求,说明变更合同的理由、内容和条件,并要求对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答复。
(2) 承诺:合同另一方接到变更请求后,应及时进行答复,明确告知是否同意变更。
(3) 订立书面变更协议:当事人双方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应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协议应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总之,公司不能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如欲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否则变更的劳动合同将是无效的。若公司未经劳动者协商而变更劳动合同,将最终损害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