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09-18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串通投标案件通常涉及几家或几十家投标单位。这些单位事先商定,通过一致报价、压价或抬价等手段来串通报价。此外,犯罪单位通过支付好处费等手段,控制了中标价格和中标结果,最终以低价中标。控制投标还包括部分参与单位事先买通做标人。
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串通投标行为往往以群体为单位出现,并且以类为集合。同一地区的同类竟标单位之间非常熟悉。这种“群”违法犯罪现象对一个地区同类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同类竟标单位往往轮流中标,并相互派发好处费。因此,一旦出现串通投标行为,往往会导致“群”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从而对该地区整个同类行业的发展造成牵连。这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通过查获的标书可以发现,许多标书的内容明显重复,并且有的标书前后有矛盾。甚至可以看出,有些公司明显不是同一地区的,但标书却是同一打字机所打。
在本案中,招标单位既涉及公司的参与活动,也有个人以其他公司名义参与的介入。由于串通勾结形成了锁链,一方受损则其他方也会受到损失。同时,这些单位又属于相同或相关行业,例如本市的市政工程案件都是由建筑类公司或个人参与。
工程招投标活动是商业贿赂和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之一。这些活动通常涉及投入资金较多、规模较大的项目,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应也较可观。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各方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利益链接,有条件的参与者都希望在中标中分一杯羹。为了成为竞争者中的最大赢家,他们会通过金钱贿赂等手段拉关系、找路子,采取串通投标等非法行为谋取私利。因此,工程招投标活动成为商业贿赂和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