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起诉需要知道的哪些事儿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19
交通事故的定义
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道路上的车辆由于过错或意外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可以由特定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引起,也可以由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引起。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材料
A.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需要提交给人民法院和每个被告。
B.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主要包括:
- 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 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 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 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果受害人是农村户口,需要提供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 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的证明:
- a.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残的,需要提交《伤残鉴定报告》。如果在公安机关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未进行伤残鉴定,需要在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法院进行伤残鉴定。根据伤残评定等级,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 b.因交通事故造成残疾并需要配制补偿功能器具的,需要提交医院的证明,根据医院的证明按照普及器具来计算残疾用具费。
- c.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的鉴定,即“三费”鉴定。如果在公安机关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未进行“三费”鉴定,需要在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法院进行“三费”鉴定。根据鉴定报告,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
- 被扶养人与受害人为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
- 处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凭据,包括亲属参与处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费、住宿费的折凭据和误工费证明;
- 其他证据材料,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并根据民事起诉状的份数提交给人民法院。
C.事故责任认定书
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提交以下文件:
- 如果对公安机关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需要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并提交上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
- 如果公安机关认定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需要提交相关文件;
- 如果双方经公安机关调解已达成调解协议且调解书生效后另一方不履行,需要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
- 如果经公安机关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需要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终结书。
D.其他材料
还需要提交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
E.委托律师代理
如果委托律师代理,需要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并签署。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含义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从而失去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换句话说,权利人虽然享有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将失去该请求权。
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 对于轻微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从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由于大多数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的事实通常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较小、伤势较轻,事故责任认定书通常在当场或5日内制作并送达给当事人。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 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情况,诉讼时效从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没有构成残疾,诉讼时效从治疗终结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构成残疾,诉讼时效从伤残评定之日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