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又自首怎么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法律知识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又自首怎么处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68365
我们都知道交通事故发生以后肇事车应该主动积极配合,如果肇事逃逸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处罚的,但是后来又自首的话是可以减轻处罚的,这样应该怎么认定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又自首怎么处罚

《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一、交通肇事犯罪案中,对肇事者在事发后未逃逸,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的行为,不认定为自首情节缺乏法律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的以事实为根据,法律准绳的诉讼原则。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适用于所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人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犯罪人也应如此,并没有不适用于交通肇事犯罪案件或者适用例外的特别规定。对符合自首条件的交通肇事犯罪人,不作为自首认定,侵犯了犯罪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对符合自首条件的交通肇事的犯罪人依法认定为自首,是严格法律办事,公正执法,正确适用法律的必然要求。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是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肇事者必须报告公安机关”是对所有交通肇事者规定的应尽义务,但在交通肇事中,其中多数肇事者并不构成犯罪。《刑法》所规定的自首,是对所有的犯罪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交通肇事罪虽是交通肇事行为结果,但前者不一定是后者的必然。在交通肇中,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构成犯罪,有些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按一般交通事故处理。对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应受《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应尽法定的告知义务的约束,这种义务并非刑法上规定的自首情节,对此,不认定为自首是恰当的。

三、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人没有逃逸,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情节,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肇事者公正处罚的具体体现,防止剥夺犯罪人所享有的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
  2. 开车撞人逃走后又投案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4.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5. 肇事逃逸去交警队算自首吗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罪举证责任的分担
  2. 二次醉驾有小事故逃逸法院判决
  3.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
  4. 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罚
  5.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6. 交通肇事罪的减轻处罚情形
  7.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要件的法律术语解析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