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造势逃逸怎么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交通造势逃逸怎么处罚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1-23

 
68075
交通事故一般造成的之后,有可能会选择逃逸的,这个肇事者到时候会面临加重处罚,对于法律中所涉及到的逃逸行为处罚规定是如何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

一、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

如果肇事者违章肇事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仅导致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并且财产损失不大,并且肇事者的逃逸行为本身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那么肇事者不构成犯罪。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肇事者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同时处以15日以下的拘留。

二、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后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

如果肇事者违章驾驶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并且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驾车逃逸,但逃逸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肇事者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并符合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处罚情节。对于这种情况,肇事者应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逃逸行为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得到他人的及时救助而脱离危险,从而没有造成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后果。
  2. 虽然在逃逸过程中已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3. 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成重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

三、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处理

根据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指的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况。这一规定明确了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范围。司法实践中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 未介入肇事者本人其他加害行为即交通肇事后单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
  2.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情况,根据《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应根据刑法第232条和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3.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过程中介入肇事者的“加害”行为,如拖着伤者逃逸并故意将其撞人车轮,将受害人抛入水中,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对于这种行为,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并对肇事者同时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数罪并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逃逸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要件行为,因此不应再作为前一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否则将违反“禁止一行为重复评价的原则”。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2.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要坐牢吗
  3. 吸毒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
  4.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
  5. 父母醉驾子女能考公务员吗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认定的标准
  2. 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逃逸吗?
  3.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4. 酒后驾驶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5. 麻烦问一下二次酒驾如何处理会影响子女以后考公务员吗
  6. 交通肇事事后赔偿能否从轻处理
  7.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