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由单位承担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法律知识

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由单位承担责任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23

 
67694
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由单位承担责任

一、基本案情

被告陈某是A牌号车的驾驶员,某县甲单位的职工,被告甲单位是A牌号车的所有人。2010年2月6日,被告徐某驾驶的B牌号重型车在某路段侧翻于高速公路路面,货车上装载的货物撒落后占据了路面200多平米,被告徐某未设置警示标志。约一两分钟后,被告陈某驾驶A牌号车与前方的B牌号车尾部发生碰撞,导致原告彭某在A牌号车副驾驶座上受伤。某高速交警大队认定此次交通事故中,被告陈某和被告徐某负有同等责任,原告彭某不负事故责任。

二、案件焦点

本案的焦点在于判断陈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公车私用,以及其所在单位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法院裁判要旨

根据事实,被告甲单位是A牌号机动车的所有人,被告陈某是该单位的职工,被告陈某驾驶A牌号车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民事责任应由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考虑到被告陈某与原告彭某之间的亲友关系,原告彭某无偿搭乘被告陈某驾驶的便车,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好意同乘),可以减轻其赔偿责任。因此,法院判决被告甲单位赔偿263376元。

四、律师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公车私用的认定。如果能确认陈某的驾车行为属于公车私用,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根据该规定,民事责任应由机动车使用人陈某承担。

在本案中,陈某是甲单位的职工,与被告甲单位存在利害关系,车辆管理制度是内部规定,对第三人无约束力。根据民事诉讼原则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甲单位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法院认为甲单位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认定陈某属于公车私用,无法确定陈某的行为属于公车私用。因此,甲单位应承担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状范本
  2.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原则有哪些,事故后弃车离开构成犯罪吗
  3. 交通肇事起诉书范文
  4. 双方都是非机动车同等责任怎么赔偿
  5.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责任比例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4.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