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8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调解。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包括交通事故中的各方当事人,而非所有赔偿权利人、义务人。如果一方多个当事人中有人同意调解,有人不同意调解,而另一方也同意调解,那么只对同意调解的这部分人进行调解,不同意调解的部分人则不再进行调解。如果一方有多个当事人愿意一起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况一并调解,也可以分别调解,例如同车乘客中有轻伤和重伤的情况,可以先调解轻伤的,待重伤治愈后再调解。
交通事故调解参加人包括:(一)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二)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委托代理人应当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参加调解时,当事一方不得超过三人。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中,“代理人”指的是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包括监护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与损害赔偿有直接利害关系,应当参加调解。然而,现实生活中情况千变万化,(一)和(二)并不能涵盖所有交通事故调解参加人的情形,因此,规定了(三)作为一个兜底条款,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让其他人员参加到调解中来。
(1)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的调解的期限和程序。
凡属于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在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交付当事人。
(2)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的调解的期限和程序。
①期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10日。如果造成人员死亡,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造成人员受伤,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因伤致残,从定残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造成财产损失,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计算。
②程序
A.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3日前通知当事人。通知内容应当记入调解记录。如果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一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B.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指派两名交通警察主持调解。调解应当采取公开方式进行,调解时间应当提前公布,调解时允许旁听,但是当事人要求不公开的除外。
C.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按照以下程序实施:
(一)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二)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