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1
交通事故各方的过错通常通过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来确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情况下,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如果未申请复核或对复核结果不服,可以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进行举证,由法院结合证据进行判断。
发生交通事故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主持调解,但调解并非解决事故纠纷的必经程序。调解可能终止的情形包括:
当事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若未能达成协议或在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在调解申请中对检验、鉴定或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调解。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调解过程中放弃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结调解。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情形不适用调解: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
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
当事人不同意进行调解。
作为赔偿义务人的车主,在调解后可能面临保险公司理赔的问题。因此,在调解时应注意向赔偿权利人索要相关医疗、交通、修车票据、单证、收款凭证等。同时,如果选择调解,也要做好对方调解后反悔诉讼的准备,因为交警的事故赔偿调解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