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18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可以由不特定的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也可以由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引起。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意外事件。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与当事人协商确定调解时间和地点,并在调解时间的3天前通知当事人。如果一方当事人无法按预定时间参加调解,可以在调解时间前一天通知交通警察请求变更时间。交通警察将与其他当事人协商确定新的调解时间,但必须在规定的10天内完成调解。
通知一般以书面形式进行,口头通知应记录在调解笔录中。调解参与人包括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伤亡者的亲属或监护人、车辆所有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人员。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必须提供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调解参与人必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参加,每方参与人数不得超过3人。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调解期限为10天。对于致死事故,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致伤事故,调解从治疗终结或确定残疾程度之日起开始;对于财产损失事故,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一般采用公开方式进行,允许旁听。但如果当事人要求不公开,不得强制进行公开调解。为确保调解的公正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指派两名警察主持调解。调解程序应遵守以下规定:
调解应首先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调解过程中应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
调解应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根据事故认定书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和分担的赔偿数额。
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