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连带赔偿责任承担形式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05
一、交通连带赔偿责任承担形式
1.1 连带赔偿责任的定义
连带赔偿是一种严厉的责任承担形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当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他们的侵害行为直接导致同一损害后果时,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1.2 机动车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判断标准
判断机动车主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并结合“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的“二元说”理论。机动车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品,可能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因此,机动车所有者有责任谨慎保管和使用车辆,如果所有者因过错而疏于管理和使用,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应当与实际侵权人连带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体现了上述原则和精神。
二、被盗车辆出了事故由谁负责
2.1 盗窃者驾驶被盗车辆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
当盗窃者盗走被盗者的轿车并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时,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侵权关系,作为车辆所有人的被盗者如果授意或同意盗窃者开走车辆,那么被盗者就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肇事者无力赔偿或无法追究的情况下,被盗者应当首先承担垫付责任,这样对受害者来说也是公平的。
2.2 被盗车辆肇事责任的特殊情况
然而,由于盗窃者是盗窃被盗者的汽车并在驾驶中造成了他人人身损害,这种情况与前述情况有根本性的区别。被盗者的车辆已经脱离了被盗者的控制,被盗者本身也是受害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盗者不应当承担事故赔偿责任,这与法律原则不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作出的司法解释,《关于被盗机动车辆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规定:“使用盗窃的机动车辆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肇事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盗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被盗者作为车辆所有人,无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和垫付责任。事故受害者的医疗费用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保险公司支付或者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如果肇事车辆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应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如果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或者肇事车辆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肇事后逃逸,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有权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并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