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规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10
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
1. 拆迁补偿方式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拆迁补偿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给予的补偿。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具体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2. 拆迁纠纷解决
如果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在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事项上无法达成协议,可以申请进行行政裁决。根据《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的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裁决工作。拆迁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行政裁决职责。如果拆迁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外,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发生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办证事项的法律要求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然而,条例对所有人的概念并未进一步明确。根据我们的理解,即使在拆迁时未能办下房屋所有权证,只要当事人确实购买了该房屋,则应当获得补偿。然而,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是确定房屋所有权的重要文件,也是房屋过户、转让的重要文件。为了行使权利的便利,我们建议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