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金投资风险收益认知的六个误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管理运作 > 基金运作法律知识

浅谈基金投资风险收益认知的六个误区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06

 
63825
随着股票市场一年多的上涨,2006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收益率达到121。4%,引发投资者踊跃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导致基金规模和基金资产净值迅速增长。

基金投资者的倾向和警示

过往业绩型投资倾向

部分基金投资者,尤其是新近进入基金市场的投资人,倾向于根据过去的基金投资业绩来预测未来的投资收益。然而,我们必须不断提醒投资人,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股票和债券作为基金的两大投资对象,都具有价格波动的特点,尤其是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更加不确定。股票价格的波动反映了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变化。而股票价格的涨跌取决于投资人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变化。公司未来盈利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就像购买股票不能仅仅看公司已公布的每股收益一样,购买基金也不能只看过去的业绩。

短期发财型投资心理

部分基金投资者,尤其是新近进入基金市场的投资人,根据过去一年买基金迅速赚钱的事实,期望在短期内获得高额收益,渴望迅速发财。作为一种大众理财工具,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首先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它的特点是短期内具有波动性或易变性,而长期则能分享经济和公司的成长。基金价值的波动性源于其投资对象的价格波动性。对于短期和长期,投资人,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资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在金融理论上,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短期通常指一年以内,三到五年一般定义为中期,五年以上才可谓长期。对于具体的一笔投资来说,投资期限的选择并没有定论,重要的是根据个人未来的支出情况,从相对长期的角度规划一个理财方案。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有些投资人将短期资金用于股票类基金的投资。在牛市中,这种行为并不突出,但在熊市中可能会带来许多问题。短期资金通常只适合投资于无风险或低风险的领域,比如货币市场基金或其他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理财工具,从安全性和未来短期支出的考虑来看。

倾巢而出型投资决策

有些基金投资者在考虑自己未来可能的支出时,并不顾及这些支出,而是受到基金过去的业绩,尤其是去年基金火爆赚钱的吸引,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基金,甚至借钱投资于基金。倾囊而出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家庭开支,也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需求。当市场下跌时,投资者的心态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借钱投资更是一种过激行为,除非你确信这笔投资一定能够稳赚不赔,并且投资收益能够超过借款的全部成本。然而,证券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稳赚不赔只是一个神话。

延伸阅读
  1.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
  2.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备案要求
  3. 关注债券基金的投资范围
  4. 证券市场风险与基金投资
  5.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及基金备案的性质

基金管理运作热门知识

  1. 我国基金市场概述
  2. 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3. 基金赎回时间及费用
  4. 私募基金的盈利能力分析
  5. 股权投资基金委托管理协议
  6.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和优势
  7. 公司注册资金投资于基金的公司要多少资金?
基金管理运作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