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结果会是怎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结果会是怎样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2-08

 
62608
在日常的纠纷中,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行使履行抗辩权,是否需要向对方作明确的意思表示?是否应当及时通知另一方?以及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结果会是怎样?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结果及其后果

一、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后果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最直接法律后果是,后履行一方当事人可以对抗或否定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请求,从而获得暂时中止履行债务的权利。然而,该权利是有限制的。一旦先履行一方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或继续适当履行合同债务,后履行一方当事人必须立即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不能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为由继续违约。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构成违约行为。

二、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合同当事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 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且履行具有一定关联性。如果涉及的债务不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或者缺乏相关对价关系,就不会出现先履行抗辩权的问题。

(二) 当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顺序。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当事人必须存在先后顺序,与同时履行抗辩权有明显区别。先后顺序的确定可以依据当事人合同约定、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只有当先履行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后履行一方当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辩权。

(三) 先履行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不符合约定的债务。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前提条件是,先履行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实质上是对先履行一方当事人违约的抗辩,是后履行一方当事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受到损害,并降低成本。例如,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先交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货",这些约定确定了履行顺序。如果应当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未履行,就构成违约,后履行一方当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四) 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债务是可以履行的。

如果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债务已经不可能履行,那么后履行一方当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就没有意义。以上法律后果表明,先履行抗辩权实质上是一种实体上的法定抗辩权,属于一时的或延期的抗辩权。它只能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债务,不能变更或解除已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先履行抗辩权的设立思想与其性质相一致,因为它是合同履行中的一项法定制度,必须符合"合同的履行是其他一切合同法律制度的归宿或延伸"的指导思想。因此,先履行抗辩权制度只能促使双方当事人全面履行合同,而不会鼓励双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
延伸阅读
  1.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2.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3.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4. 行使不安抗辩权所需的证据
  5.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5.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6.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