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货物后应在什么时间内检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收货物后应在什么时间内检验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9-01

 
62366
收到货物之后,为了能够确保货物运输过来的是完整、完好,一般需要检验,这就跟收到快递之后要能够及时检验的道理是一样。只是很多人对于检验的时间拿捏不准,那么收货物后应在什么时间内检验?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检验

在买卖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检验是一个重要问题。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这与买受人的合同利益密切相关。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交单付款方式,即买方在卖方移交提单时支付货款,然后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检验。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支付货款并不构成对货物的接受,也不影响买方进行检验以及采取法律补救措施的权利。

及时检验的重要性

及时检验标的物可以尽早确定其质量状况,明确责任,及时解决纠纷,有利于加速商品的流转。如果不及时检验,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因此,根据合同法规定,买受人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标的物。如果没有约定检验期间,应当及时检验。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是指在买卖合同订立后,标的物非因双方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发生意外毁损或灭失时,由谁承担这一风险的问题。如果风险由出卖人承担,出卖人将失去要求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权利;如果风险由买受人承担,即使标的物已经毁损或灭失,买受人仍然必须向出卖人支付价款。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风险转移的基本原则

从保护标的物免受损害的角度来看,标的物在谁手里,谁更容易保护标的物,谁就应承担标的物的风险。标的物易手,风险也会相应易手。因此,标的物的风险应当随着标的物的交付而转移,这是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1.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
  2. 仓储区的分类
  3. 债权人提存公证流程
  4. 股票指数期权的基础
  5. 买卖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餐饮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2. 简单/简易买卖合同范本
  3. 政府订购合同范本
  4. 媒体资源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