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9-28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7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时,需要对被征收人提供以下补偿: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是房屋征收和补偿的核心内容。补偿应包括被征收房屋的价值和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具体计算方式由具备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确定。补偿标准应不低于房屋征收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同类房屋的市场价格。
被征收人因房屋征收而发生的搬迁费用和临时安置费用应由作出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承担。搬迁费用是针对所有被征收人的,通常按照被拆迁房屋面积每平方米多少元计算。临时安置费是指被征收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至房屋征收部门安置的新房前或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自行找房过渡时产生的费用。补偿标准通常按征收房屋面积每平方米每月多少元或按人口计算。
对于非住宅用房的征收,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情况下,在征收人提供用于调换的房屋之前,会产生停产停业损失。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是补偿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仅适用于用于生产经营的非住宅用房。停产停业损失的计算通常以实际发生的直接损失为主,考虑被征收房屋的实际使用效益和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因征收而导致生活困难的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补助是根据被征收人的生活困难程度和工作能力给予的一种补偿和帮助,奖励是为了鼓励被征收人配合政府征收工作而给予的一种物质激励。
征收范围不仅仅限于房屋本身,还包括所有与房屋相关的地上定着物。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建筑区划观念,被征收人的补偿范围应包括对生产、生活或生存条件的补偿。补偿应根据法律技术明确损失的范围,公平补偿应具备切实可行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