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履行有哪些限制和例外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继续履行有哪些限制和例外

点击数:64 更新时间:2024-11-16

 
62222
在签订合同后,双方都有义务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中止履行后要依法继续履行。那么继续履行有哪些限制和例外,关于继续履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继续履行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继续履行的限制和例外

持续履行是一种违约责任的履行方式,但其可行性是首要条件。对于涉及金钱的合同责任,持续履行可以无条件适用。然而,对于非金钱的合同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了以下情况下可以免除持续履行的责任:

1、无法法律上或事实上履行的情况;

2、债务的标的不适合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的情况;

3、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的情况。

违约责任的承担时机

所谓违约责任,指当事人在违反合同责任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合同责任包括法律规定的当事人的合同责任、合同约定的当事人的合同责任,以及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附随责任等(详见本攻略26)。违反上述合同责任均属于违约。

归责原则是现代社会的一般归责准则,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司法实践都存在这种倾向。然而,这种归责准则并非我国《合同法》的主流。现行的1999年《合同法》主要采取严格责任准则,即除具有不可抗力等法定或约定的免责情形外,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责任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无论其是否存在过失。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未履行合同责任,或履行合同责任不符合约定的,应当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之间的联系

首先,如果合同可以继续履行,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履行不符合约定,需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以防止损失发生或损失扩大,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采取补救措施。而在继续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之后,仍然存在其他损失的,应当承担补偿损失的责任。

关于补偿损失: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未履行合同责任或履行合同责任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缔结合同时预见到或可能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补偿损失的范围一般以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为限,其中包括原有财产利益的损失以及类似合同得到履行的合同的可得利益的损失。确定其范围的是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是由违约行为造成的。同时,《合同法》对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进行了限制,即如果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时对部分损失没有预见或难以预见,那么违约方对这部分损失不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一、建设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有哪些
  2. 选择之债的选择权
  3. 部分未履行期待利益损失计算
  4. 什么是合同后义务
  5.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后几日后执行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的履行解决方案

  1. 工作不想做了需要预告解除吗
  2.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3. 合同的约定解除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一方的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热门合同下载

  1. 旅行社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2. 笋干购销合同范本
  3. 继承(权)民事起诉状范本
  4. 合同违约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