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1-30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所有种类合同中,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以及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
法定义务是指在法律规定下,即使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当事人也应承担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通知义务、协助义务、方便义务、减损义务和保密义务。
正确履行是指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规定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义务。正确履行包括履行主体正确、履行标的正确、履行时间正确、履行地点正确和履行方式正确。
亲自履行是指合同义务必须由合同债务人亲自向合同债权人履行,不得由第三人代替。
当合同中的条款约定不明确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履行。例如,对于质量不明确的合同,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通常标准履行;对于价格不明确的合同,应按照市场价格或政府定价履行;对于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合同,应根据标的物的性质确定履行地点;对于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对于履行方式不明确的合同,应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对于履行费用不明确的合同,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第三人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行合同义务的人或接受义务履行的人不是合同当事人,而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只要在合同中有约定,第三人就可以成为合同履行的主体。
价格变动的履行是指在执行政府定价的合同中,如果合同订立后政府定价发生调整,应按照调整后的价格履行合同。
不完全履行是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全部履行要求进行履行。不完全履行可以包括中止履行、部分履行和提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