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面履行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什么是全面履行原则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3-12-08

 
62135
全面履行原则贯彻在每个合同之中,全面履行原则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则?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下文是手心律师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全面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一、全面履行原则的定义

全面履行原则是当事人根据实际需要订立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反映了当事人所追求的目的和实际承受能力。如果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全面履行,权利人的合同目的可能落空,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当事人应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全面履行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履行的主体

合同的履行必须由双方当事人亲自完成。债务承担可以由他人代替,但需要经合同债权人的同意。特殊情况下,合同义务也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履行。但有些合同由其性质决定了只能由合同债务人亲自履行。

2、履行的标的

合同债务人应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质量、期限、交货地点等履行自己的义务。

3、履行的方法

各种合同的履行方法,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没有规定的,按照双方当事人协商的方法履行。

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

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

全面履行与实际履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际履行强调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标的物或者提供服务,至于交付的标的物或提供的服务是否适当,则无力顾及。全面履行既要求债务人实际履行,交付标的物或提供服务,也要求这些交付标的物、提供服务符合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可见,全面履行必然是实际履行,而实际履行未必是全面履行。全面履行场合不会存在违约责任,实际履行不适当时则产生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2. 劳动合同变更时未变的内容继续有效吗
  3.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
  4.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5.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服装师聘用合同范本
  2. 摄影师聘用合同范本
  3.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