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派遣期一般是几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员工派遣期一般是几年

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23-09-11

 
6194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对于现在的劳动者来说在入职的时候会跟公司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对此劳动合同都是有着相应的时间限制的,对于劳动派遣来说也不例外,下面手心律师网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可以多加了解。

员工派遣期限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应当签订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必须签订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权

为了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在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即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派遣期限届满且没有新的派遣岗位时,必须按月向劳动者支付报酬。报酬标准为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样做延长了劳务派遣期限较短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期限,防止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串通规避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规定。

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问题

劳务派遣公司设立条件过低

目前,《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公司的设立条件仅限于50万元注册资本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并没有其他特别规定。由于设立门槛低且利润可观,劳务派遣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普遍使用劳务派遣工。这种低门槛的设立条件不利于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利益。

同工同酬规定执行难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如果用工单位没有同类岗位的员工,那么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员工的工资来确定报酬。然而,在实践中,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普遍低于用工单位同岗位的正式员工。这主要是因为用工单位几乎没有违法成本来拒绝执行同工同酬的规定。

不同报酬导致员工队伍不稳定

劳务派遣是一种短期行为,导致派遣制员工的归属感不强,员工队伍不稳定。由于存在“正式编制、非正式编制”之分,尽管工作内容相同,但派遣制员工的心理落差较大。劳务派遣员工不会将单位的发展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对组织的忠诚度远低于正式员工。此外,劳务派遣员工认为自己没有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对技术和业务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职业缺乏规划,将大部分业余时间放在其他能增加个人收入的行业中。

延伸阅读
  1. 人事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2.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
  3.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和用工形式
  4.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5. 劳务合同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