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合同一方构成迟延履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合同一方构成迟延履行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09-12

 
61937
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交易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签订合同,而合同里面列举的条款内容就涉及到双方的履行责任义务,对此有人会问如何判断合同一方构成迟延履行呢?下面就由小编用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判断合同一方构成迟延履行的方法

确定期限的履行

确定期限的履行是指履行期限的最后时间到达时。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以下例外:

  1. 对于债权人到债务人住所请求债务履行的债务,根据合同法第62条第3项的规定,除了给付货币和交付不动产的债务外,其他标的物应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债权人没有去催收债务,债务人不会因为履行期限的过去而陷入迟延。

  2. 对于其他需要债权人协助的债务,例如债务人需要债权人接收交付的标的物。对于这种债务,即使存在确定的期限,如果债权人没有去债务人所在地催收债务或提供必要的协助,债务人也不会因为履行期限的过去而陷入迟延。

  3. 票据债权人行使票据债权只有一种法定的方式,即向债务人"提示"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或住所行使票据权利。如果债权到期而债务人没有提示,就不会引发债务人的延迟问题。

不确定期限的履行

对于合同没有确定期限的情况,例如约定在某人死亡之日给付某物,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原则上,从债权人通知或债务人知道期限到来时起,履行延迟就发生了。然而,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债务人履行债务需要一定的合理时间(宽限期),可以存在例外。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履行

对于合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但必须给予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时间届满后,如果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则构成延迟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催告是使债务人承担迟延责任的必要条件。

延伸阅读
  1. 如何判定严重失职行为
  2. 产权过户登记不是二手房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的原因
  3. 债务人完全不履行合同的处理方式
  4. 欠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及相关法律依据
  5. 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原则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