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合同的主体是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法律知识

履行合同的主体是谁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22

 
61178
合同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可以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并且出现纠纷时,可以按合同的相关约定进行处理,那么履行合同的主体是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合同履行主体的确定

合同履行主体包括债务人和债权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是合同全面适当履行的关键,同时债权人接受履行也是必要的。因此,合同履行的主体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除非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债务必须由债务人本人履行,否则可以由债务人的代理人进行履行,但代理只有在履行行为是法律行为时才适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代为接受履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合同也可以由第三方代替履行,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且符合合同的性质,第三方也可以成为正确的履行主体。然而,当第三方代替履行时,并不取得合同当事人的地位,而仅仅是债务人履行的辅助人。

二、合同当事人履约能力的审查

履约能力是指合同当事人全面、正确地履行合同条款所确定的义务,以实现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完全实现能力。当事人签订合同的目的是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利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当事人是否具备履约能力,包括具备履行合同所需的财产基础、供资能力、技术条件和良好信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合同一方虽然具备合法主体资格,合同签约方也符合法律要求,但缺乏履行合同的经济能力,导致合同无法实际履行,从而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明知自己无法履行合同,却仍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以达到非法目的。这类行为实质上具有欺诈性质。因此,在签订合同时,有必要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进行仔细审查,以确保所签订的合同能够全面有效地履行,最终实现订立合同的目标。

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财产状况审查、供货能力审查、人员、技术及设备条件审查、履行信用审查等。

三、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处理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报酬时,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报酬。
  3.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以下情形除外:①法律或事实上无法履行;②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③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4. 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应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仍无法确定时,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违约责任。
  5.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若遭受其他损失,应赔偿损失。
  6.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

延伸阅读
  1. 无购房资格能签合同吗
  2. 企业法人变更原合同还有效吗
  3.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4. 口头承诺能当作赡养合同吗
  5. 主体缺乏合同资格和实际履行能力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2. 合同保全: 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特殊措施
  3. 主送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5. 协议和合同有区别吗
  6. 保管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7. 合同代理人签字和盖章效力一样吗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