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中哪些文件可以签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07
征地拆迁中的签字文件
1、征收土地预公告
结论:无需签字内容: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等信息。律师建议:在告知后,被征收人不得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否则不予补偿。
2、征询意见表
结论:无异议可以签字内容:征询意见表的目的是寻求被征地农民的意见,并将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相关材料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律师建议:被征收人有权申请听证,以了解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
3、土地登记调查表
结论:无异议可以签字内容: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律师建议:在财产确认环节中,要核对详细信息,因为这是后续要求补偿的依据,如有误登或少登,可以不签字。
4、征地批文和征地公告
结论:无需签字内容:征地审批权和农用地转用审批权由国务院和省两级政府审批。征收土地公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 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二)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三) 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四)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和地点。律师建议:征地批文是土地征收的合法依据,但实践中常出现征地批文过期、少批多占、不按照批准用途用地等情况,因此需要对此有一定的认识。
5、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结论:无需签字内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 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二) 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三) 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四)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五) 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六) 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律师建议:根据补偿标准和具体情况进行对照,如果补偿不合理,可以采取法律维权方式。常见的方式包括:对补偿标准不认可,可以向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时,可以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裁决;对补偿安置方案程序和批准程序不满意,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6、评估报告(部分地方存在)
结论:无异议可以签字内容:集体土地上房屋的评估与国有土地上房屋的评估不同,一般采用的是建筑成本价。律师建议:签字并不等于认可,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核。
7、限期拆除通知书和限期拆除决定书
结论:可以签收内容:拆迁方对本区域的违建进行排查,针对非法占地修建的房屋或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房屋。律师建议:违建的认定程序和判断较为复杂,实践中存在大量被错误认定为违建的情况。在收到该文书时,应根据自己建筑的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进行判断,然后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复议或诉讼。
8、限期腾地决定书或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
结论:可以签收内容:针对合法建筑,如果被拆迁方不签字,拆迁方可以通过相应的程序责令被拆迁方交出土地,该文件生效后拆迁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律师建议:首先要确定自身情况是否符合责令交出土地的四个条件。如果不符合,应在签收后的法定期限内提起相应的复议或诉讼。
9、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结论:无异议可以签字内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最核心的法律文件,需要将拆迁方的承诺和允诺条件约定在协议中。律师建议:防止签订空白协议和逼签手段,一定要明确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越明确具体越好,如果对补偿不满意,绝不要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