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对房屋合同约定不明该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房屋土地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双方对房屋合同约定不明该怎么办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13

 
59597
房屋买卖合同贷款、过户履行期限约定不明怎么办?

甲乙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中付款条款不明确导致争议

背景

甲乙双方签订了购房合同,然而合同中关于支付房款的具体约定并未明确规定。在过户前,甲方要求乙方先支付房款,而乙方则要求在办理完过户手续后再支付。双方就此事进行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双方对合同约定不明所致。

法律依据

在中国,相关法律主要是《合同法》。《合同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法律不干涉合同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充分尊重双方的真实意愿。在签订合同时,合同标的、付款时间和过户时间通常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并不意味着合同无效。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未约定付款时间的情况,应在合理的时间内付款,合理时间并没有绝对的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未约定过户时间的情况,如果对方已经付款,就推定付款后应立即办理过户手续;如果对方尚未付款,卖方可以以对方未付款为由,拒绝办理过户手续。当然,即使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办理过户手续,也不一定会造成损失,只是增加了交易风险。

合同约定不明的处理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通过协商补充约定,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就按照合同其他相关条款或交易惯例确定。对于一些约定不明的合同却无法找到相关条款和交易惯例的情况,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认定由于约定不明或未约定而引起的纠纷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承担责任。因此,合同条款非常重要,交易主体应尽可能签订内容详尽的书面合同。对于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双方都应承担责任。将责任归结于其中一方当事人是不合理的。

解除权的行使

在房屋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约定的解除事项或法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应及时行使解除权,不能主观地认为对方违约即可解除合同。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如果期限届满当事人未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将消失。如果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在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行使该权利,该权利也将消失。

解决方案

因此,在付款期限不明的情况下,卖方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书面通知买方合理的付款期限,经过催告后,如果买方逾期仍未付款,卖方可以解除买卖关系并没收定金。双方应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相互协商解决争议,达成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协议。
延伸阅读
  1. 强制执行逾期利息
  2. 案情分析
  3. 怎么证明女方房子是婚前财产
  4.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
  5. 一、支付首付款解除合同要担责吗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试用期满如何解除合同
  4. 门面房租赁协议
  5. 仓库管理流程图
  6.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玉石买卖合同范本
  2.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3.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4.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