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1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单独转让,但转让后的土地必须按照转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进行投资开发和利用。
根据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次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如果土地使用者未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进行投资开发和利用,那么土地使用权是不允许转让的。
根据第二十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签订转让合同。
根据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转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载明的权利和义务将随之转移。
根据第二十二条规定,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转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1) 提交宗地来源的政府批复、建设用地许可证等相关土地权属材料,证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性。
(2) 如果通过买卖、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需提交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公证书以及原土地使用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书。
(3) 提交土地登记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企事业单位的土地使用者还需提交土地登记法人证明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人身份证。
对土地登记申请人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测量,绘制宗地草图和红线图。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性质、界线、面积、用途以及土地使用者的相关情况。确保宗地四周邻居界线清楚,无争议,并进行确认。
土地登记机关对土地使用者提交的土地登记申请书、权属来源材料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准予申请土地登记的法律程序。
最后,土地登记机关将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给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