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9-15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有效的《合同法》规定将失效,同时失效的还有与之相冲突的司法解释,这些将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取而代之。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东隐瞒房源信息与租户签订的租房合同属于欺诈行为。对于因隐瞒与合同有关重要事实而签订的合同,受欺诈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在提出变更或撤销请求之前,合同已经成立,因此仍然是有效合同。但租户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合同或撤销合同,并要求房东承担赔偿责任。
(一)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概念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基于法定原因,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变更或撤销的合同。
(二)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种类
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 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三) 法条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3. 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以下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