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严谨劳动合同 避免员工欺诈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劳动合同欺诈法律知识

签订严谨劳动合同 避免员工欺诈风险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23

 
55724

员工入职时隐瞒情况的法律处理建议

背景

许多用人单位在员工入职后发现,员工隐瞒了重要信息,导致单位面临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这些情况包括员工怀孕而未告知单位、未满16周岁却使用假身份证、虚构学历和工作经历等。此外,这些员工往往缺乏诚信和素养,一旦与单位发生争议,常常无理纠缠,给单位造成困扰。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单位可以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采取措施防范上述风险。

工作方案建议

为了避免上述风险,建议用人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1. 员工入职时填写《入职登记表》,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女职工是否已怀孕等重要内容。在登记表中注明此表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员工必须保证填写内容完全真实,否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将承担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2. 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乙方必须保证在《入职登记表》所填内容完全真实,否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甲方将主张本劳动合同无效。”对于女员工入职前怀孕的情况,可以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本单位不录用在入职本公司前已怀孕的女员工,如乙方入职时隐瞒真实情况,甲方有权主张本劳动合同无效。”如果条件允许,再要求员工做一份健康体检就更到位了。

3. 如果发现员工隐瞒了真实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劳动者对因欺诈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结论

通过上述操作步骤,用人单位可以避免员工入职时隐瞒情况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同时,用人单位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确保员工招聘和合同签订过程的细致和专业,从而避免与员工发生争议,维护单位的正常运营。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
  2. 电子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吗
  3.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4.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5.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2.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3.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4.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5.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6.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7.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法律处理方式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2. 通用版劳动合同范本
  3. 汽修厂劳动合同范本
  4.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