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3-15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的,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协议。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合意,但实际上,行政合同的行政主体方拥有较大的特权,使其与一般合同有所区别。从行政合同签订的主体来看,一方肯定是行政主体,双方的意见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主体意愿的限制;而履行行政合同也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主体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享有较大的特权,因为"行政合同的履行是行政主体行使国家管理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而履行合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行政目的的需要。
在行政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行政主体拥有较多的特权,可能会侵害到合同相对方的权益或滥用行政优势权。既然有权益,就应有救济的机制。因此,为相对方提供最终的司法救济是必要的。
从法律角度来看,行政合同作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并没有被明确为不可诉的行政行为。相反,《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行政合同是可诉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