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8-04
企业自行拟定的格式条款是指由单个企业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并被记载于合同书中的条款。
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格式条款是指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被有关企业直接采用并记载于合同书中的条款。
公告、告示方式明示的格式条款是指以使用须知、通知、说明、告示等形式将格式条款张贴于一定的营业场所的方式。
印刷于一定的票据、文件(如车船票、飞机票、电报稿、保险单)之上的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是由一方事先拟定并提供重复使用的,它不是针对特定相对人而是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制定的。因此,在发生争议时,不能按照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的特别理解来解释,也不能按照相对方在订立该合同时的特定情形下的理解来解释,而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来解释。通常的理解是指通常情形下会订立该合同的一般人的理解。
对合同条款的解释,有所谓“用语有疑义时,对使用者为不利益的解释”的法谚。这也是各国法上通用的合同解释规则。格式条款因是由一方事先拟定的,且未经对方协商也不允许对方协商,因此,在格式条款按照通常的理解也会出现两种以上的解释效果时,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也就是应为对相对方有利的解释。这一方面体现提供条款的一方应对自己提供的条款的含义不清负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格式条款提供方的相对方的利益,因为相对方总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合同中既有格式条款又有非格式条款,且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应按照非格式条款优于格式条款的规则解释,即应采用非格式条款而否定格式条款。这是因为格式条款是由一方提供而未经协商的,非格式条款是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实际上是当事人双方以其合意排除了格式条款的适用。在这种情形下,若采用格式条款,无疑是否定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采用非格式条款,则恰巧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