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格式合同法律知识

格式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1-06

 
53012
格式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由于们不是专业的,所以我们都不是太了解,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你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如果你想知道格式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就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相信看过后你会有收获的。

格式合同的效力

一般情况下,格式合同是有效的。然而,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格式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1、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

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是指不依赖于当事人意愿而必须无条件适用的法律规范。这些规范只适用于根据法定事由发生的情况,并且其内容不能被当事人意愿所改变或删除。因此,如果格式合同的条款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或禁止性规定,无论是否基于自由意愿订立,都应被认定为无效。通过强制性规定来调整格式合同条款,使其失去效力,不仅表明了法律对某些格式条款的坚决态度,同时也表明了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2、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格式条款无效

由于格式合同的条款是在没有双方当事人协商的情况下订立的,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相对人也无法提出异议。对于这类合同条款,应根据民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判断,例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

在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三个民法基本原则来判断格式合同条款的效力,即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利背离权利本旨或超越权利界限的违法行为。法律对这种行为否认或限制其效力,即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58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这些规定在我国确立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指的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行使民事权利和从事民事行为的基本指导原则。对于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内容,各国法律普遍认为其无效。我国《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实际上包括了公序良俗原则。因此,如果格式合同条款的内容违反公共秩序,应被认定为无效,从而不对合同相对人产生约束力。

(3)诚实信用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6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有欺诈行为。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民法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在规范格式合同条款的效力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借助这一原则来维护合同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从而保障合同的正义。在民法的基本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应被视为优先目标,以维护合同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延伸阅读
  1. 合同法对格式合同的特别规定
  2.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3. 格式合同的定义和称谓
  4. 存有争议的格式合同条款有哪些问题
  5. 租房霸王条款的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承诺书
  2. 电子合同中要约的撤回
  3. 什么是要约引诱
  4.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5.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6. 合同写口头承诺无效有法律效力吗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