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变更的责任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17
受要约人收到要约人发出的要约后,受要约人同意签订合同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承诺,而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一般是不以对承诺作出变更的,那么承诺变更的责任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承诺变更的责任有哪些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受要约人对承诺进行实质性变更,该承诺将被视为新的要约。如果原要约发出人同意该变更,受要约人可以作出承诺,一旦新承诺生效,合同即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 第三十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将构成新的要约。关于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属于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 第三十一条:如果承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该承诺仍然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承诺的方式公约
承诺的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根据《公约》的规定,可以作如下界定:
- 承诺的传递方式应符合要约的要求。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的传递方式,承诺应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方式至少应符合行业惯例。
- 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承诺应在以下期限内进行:
- 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受要约人应立即作出承诺。例如,如果要约通过电话方式传达给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应立即作出承诺方为有效。
- 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受要约人应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承诺。
- 如果要约人通过电报或者信件发出要约,承诺期限从电报发出之日或者信件载明日期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没有截明日期,应以信封上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要约人通过电报、传真或者其他快捷方式发出要约,承诺期限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日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