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配偶权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解读法律知识

侵犯配偶权有精神损害赔偿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52286
小三破坏夫妻婚姻感情,可以认定为侵犯了夫妻的配偶权,无过错方受到精神伤害。侵犯配偶权有精神损害赔偿吗?手心律师网的小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请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受到损害,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是针对精神损害的后果所应承担的财产责任。精神损害也就是民事主体人格利益所遭受的损害。对于这种损害是否可以进行经济补偿,是否有必要进行财产赔偿,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对精神损害赔偿持肯定态度,认为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一是有利于缓和消除被害人的精神痛苦。二是有利于教育人们遵纪守法,对支付赔偿金的侵权人有惩罚作用。三是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秩序。

从理论上讲,精神损害赔偿这种民事责任的法律性质,首先是补偿性。精神损害赔偿与财产损害赔偿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即不能恢复原状的,就用赔偿的方式解决,因此赔偿以有损害为前提。其次是抚慰性。精神赔偿的目的,主要是受害人得到抚慰,消除精神痛苦,平复内心的创伤,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再次是惩罚性。对支付赔偿金的侵权人有惩罚作用,这种惩罚可以起到制止和减少侵犯人身权行为的作用。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对于该条款应如何认定,现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应严格限定在侵害公民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也就是说除了“四权”之外的精神损害,不能要求赔偿。有的则认为: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虽然明确具体,对这四项人身权的保护无可争议,但范围不够广泛,还难以充分保护人身权,应扩大赔偿范围,法律可作概括性规定。笔者同意此种观点。从社会实际情况看,有些情况不采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就不能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
  3.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4. 植物人刑事附带民事是怎样的
  5.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

婚姻法规热门知识

  1. 婚内出轨生子抚养归属的确定
  2. 婚前隐瞒精神病,法院是否会判离婚
  3. 赡养扶助问题的常见处理方式
  4. 离婚调解会写具体的探视时间吗
  5. 无共有财产离婚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6. 新《婚姻法》引发了一系列新案例
  7. 女人婚后隐瞒婚前性史是否构成骗婚行为
婚姻法规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