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09-26
拆迁补偿协议是拆迁双方就补偿安置条件达成一致意见的表示,签字即为认可。然而,即使拆迁补偿标准早已定好,被征收人仍然有反对的机会。
被征收人可以主张协议无效,并争取重新协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机会。以下是协议无效的几种情况:
如果征收房屋或土地的主体没有合法权利,例如街道办、村委会等进行的所谓“征收行为”,则签订的补偿协议对被征收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被征收人的房屋或土地并不在征收范围内,或者征收部门在未获得征地批文的情况下进行征收,或者存在少批多占的情况,被征收人可以通过申请公开征地信息来确认自己的房屋或土地不在征地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补偿协议对被征收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征收方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方式逼迫被征收人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签署补偿协议,被征收人可以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被征收人可以通过诉讼渠道确认合同无效或撤销。
如果代理人在超越代理权限或没有代理权限的情况下与征收方签署拆迁补偿协议,且被征收人不认可该协议,那么该协议是无效的。
如果在签字后发现拆迁补偿协议的补偿标准与之前协商的不一致,补偿金额减少了很多或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然而,被征收人举证可能会面临困难,因此在签订协议时要谨慎。
如果征收方以需要领导签字盖章或上级部门审批为由,将被征收人签字的补偿协议擅自修改,被征收人可以请求法院认定修改后的协议无效或撤销、变更协议。然而,在法院认定之前,征收方可能会利用该协议启动后续程序,对被征收人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征收程序违反法律规定,例如评估机构选定违法或估价不合理,政府未进行论证和公示补偿方案,未组织听证会等,被征收人可以请求法院认定征收方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