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涉嫌犯罪保险公司能否拒赔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11
保险公司是否能拒赔司机涉嫌犯罪的情况?
保险公司拒赔的情形根据下列情形之一,如果造成被保险人身故或残疾,保险公司将不承担赔偿责任:1. 投保人或受益人故意杀害或伤害被保险人;2.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拒捕、自杀或故意自伤;3. 被保险人斗殴、醉酒,或者服用、吸食、注射毒品;4. 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有效驾驶证驾驶,或者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交通工具;5. 被保险人因流产或分娩导致的伤害;6. 被保险人因整容手术或其他内外科手术导致的医疗事故;7. 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使用、涂抹、注射药物;8. 被保险人从事高风险运动,如潜水、跳伞、攀岩、探险、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9. 被保险人患爱滋病(AIDS)或感染爱滋病毒(HIV呈阳性)期间;10. 战争、军事行动、暴乱、武装叛乱或出境人员遭遇的恐怖事件;11. 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12. 被保险人因疾病住院治疗;13. 当地社保医疗保险或其他公费医疗管理部门规定的自费项目和药品。
交通事故理赔过程一、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通过现场勘查、记录、拍照以及调解取证,根据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划分责任。如果交通事故涉嫌故意杀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可以与刑侦部门联合办案,综合使用现场证据、调解取证、技术检验等手段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是故意杀人案件,将以故意杀人案件立案;如果是交通肇事案件,将以交通肇事案件立案。二、根据《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将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此导致重大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非交通运输人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根据确定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1. 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并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2. 造成三人以上死亡,并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并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力赔偿三十万元以上的。三、如果不涉嫌故意杀人,而是以交通肇事立案,那么肇事车辆承担次要责任以下的情况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肇事车辆承担主要责任以上并导致死亡,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对于交通事故死亡的情况,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失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具体数额根据死者的户口、当地统计数据、被抚养人的人数和年龄、当地生活水平等综合计算,计算出的总数在对方车辆交强险限额内由保险公司全额赔偿,超过的部分由肇事司机和车主赔偿。具体赔偿标准如下:1.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个月总额计算。2.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被扶养人的年龄每增加一岁,赔偿年限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指的是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如果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的数量累计赔偿总额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3.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按二十年计算。被赔偿人的年龄每增加一岁,赔偿年限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