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03
在选择监理单位时,通常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并且邀请的数量应适中,一般为3至5家。监理招标是对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综合能力的选择过程,每一份标书都会提出具有独特见解或创造性的实施建议,但各有长处和短处。如果邀请过多的投标人参与竞争,不仅会增加评标工作量,而且定标后还需要给予未中标人一定的补偿费。与在众多投标人中寻求最佳的目标相比,这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物资供应招标选择中标人时,主要考虑价格的竞争性,前提是技术达到要求标准。然而,在监理招标中,能力的选择放在第一位。因为当价格过低时,监理单位很难将招标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可能会减少监理人员的数量或派遣水平较低、工资较低的人员,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工程项目造成损害。此外,监理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往往能使招标人获得节约工程投资和提前投产的实际效益,因此过多考虑报价因素是得不偿失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服务质量与价格之间应有相应的平衡关系,因此招标人应在能力相当的投标人之间进行价格比较。
监理服务是监理单位的高智能投入,服务工作的质量不仅依赖于执行监理业务是否遵循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和方法,更多地取决于参与监理工作人员的业务专长、经验、判断能力、创新想像力以及风险意识。因此,在选择监理单位时,应鼓励能力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如果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和能力不给予足够重视,只根据报价高低确定中标人,就会忽视高质量的服务。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不一定是最适合胜任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