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破产的赔偿问题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05
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受到的压力会比国营企业大很多,而且民营企业的资本力量也没有那么的雄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民营企业在经营中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就有申请破产的可能性。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一、破产程序及赔偿标准
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民营企业破产时,债权人或债务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破产申请。在破产程序中,并不存在特定的赔偿标准。只有在债务人存在违约或侵权行为的情况下,才可能涉及赔偿问题。
二、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
如果破产企业有破产财产,那么根据法律规定,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如下:1. 职工工资:职工的工资属于第一位受偿的权益,应优先支付。2. 税费:破产企业应按照法律规定,清偿相应的税费。3. 破产费用:破产程序中产生的费用,如律师费、审计费等,应在清偿顺序中得到优先支付。
法律规定
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按工龄补偿,标准因企业而异),都应当得到清偿。
二、旧法对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保护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权益,旧法在第一百三十二条中规定:在新法公布之日前(2007年6月1日前),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应当依照法律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清偿。如果清偿后仍有不足部分,特定财产将优先于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受偿,这一规定在法律第一百零九条中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