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10-01
1、广告发布者应承担广告发布的合同义务,作为广告播出的最终执行者,其容易取得广告发布的直接证据。广告发布者应详尽全面地记录自身播出的广告,并以最通用、最经济、最合理的方式存储发布资料以备核查。相比之下,广告客户在确认自己权利是否实现的技术问题上处于相对劣势。在没有约定监播的情况下,广告客户很难取得对方违约的诉讼用证据,即使取得了支持其主张的证据,其成本也远高于广告发布者。
2、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适用可以平衡广告发布者与广告客户在举证能力上的差异。然而,广告客户在诉讼阶段无需提供相应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可能导致其产生无限制的扩张请求,不合理地增加广告发布者的举证责任。因此,在法定期限内,应要求广告客户明确对方未按约进行广告发布的具体细节,如全部未播出还是部分未播出,播出时段不符合约定还是播出内容有误等,作为广告发布者承担举证责任的前提条件。随后,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广告发布者针对广告客户的具体主张,提供相应的逆向证据进行证明。
电台、电视台用于证实广告是否播出的主要证据是录音带和录像带。由于各单位在性质、规模上存在差异,并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这些电台、电视台用于监播目的的录音带和录像带的保存期限都不长,因此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认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诉讼效益原则,采用以下认证方法:
第一、对广告客户主张广告发布者未按约履行广告发布义务的情况,在审理中,广告发布者只需在合同约定的全部发布次数中,对任意一次播出行为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即可认定广告客户的主张不实,从而推定广告发布者已全部履行了发布义务。反之,若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其中任意一次播出行为的相应证据,则可认定广告发布者全部未履行发布义务。
第二、对广告客户主张广告发布者在合同约定的发布次数中,有特定几次没有履行发布义务的情况,在审理中,广告发布者只需对广告客户所主张的次数逐一进行举证。能提供证据证明的即可认定已履行,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的则认定未履行,对于广告客户未主张的次数,推定已履行。
第三、对广告客户主张广告发布者未按约定的时段、特定节目的位置或约定的时间长度发布的情况,属于履行瑕疵。在审理中,广告发布者必须针对广告客户主张的履行瑕疵的不同情况,提供相应证据予以否定。若广告发布者无法否定,则可推定存在履行瑕疵,由广告发布者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