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他人财产保全的时间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保全法律知识

起诉他人财产保全的时间限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42659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财产问题产生纠纷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提起民事诉讼之前,起诉人是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那么起诉他人财产保全一般要多少时间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前申请财产保全时,财产保全的时间限制根据财产的类型而定。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保全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保全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不动产的保全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特殊情况下,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保全期限,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进行续行手续,并且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财产保全后是否可以自行解除

事实上,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方式。在人民法院对财产进行保全后,应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查封

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在对需要保全的财物进行清点后,加贴封条并在原地封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扣押

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移置特定场所扣留,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冻结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金融单位,不允许被申请人提取或转移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被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不得被任何单位和个人动用。

此外,人民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对于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和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要求当事人及时处理,并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进行变卖以保存价款。

因此,单位和个人无权自行解除保全措施。一旦财产保全裁定作出后,只能由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或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解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解除保全措施。

另外,财产保全可以因以下原因解除:

  1.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
  2. 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
  3. 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未起诉。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人伤事故的车辆扣留期限
  2.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3. 财产保全中按揭房产的处理方式
  4. 先予执行裁定的申诉权
  5.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6. 离婚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7.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