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426372
会计行为,就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目标的驱动下,对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条件制约所作出有目的的会计反应活动。那么会计上对它的具体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介绍。

会计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根据会计系统的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行为规范主要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基础。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这些法律文件通过规定会计人员的权利、方法、责任和义务,确认、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和经济秩序。会计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具有概括性,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遵循的行为模式,用以判断会计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符合性。只有通过会计立法,才能使会计职能有效发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是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而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计行为道德规范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要求会计行为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达到合情、合理和合法的效果。在追求本单位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会计行为规范必须在会计法制的前提下,与社会利益目标保持一致,遵纪守法。

制约会计行为的因素

内在因素

制约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新的《会计法》要求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培训,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以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外在环境

制约会计行为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等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会计行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限定了会计人员的行为范围,会计主体的行为不得超出会计法律的规定。市场环境也限制着企业的经济战略行为,从而影响长期和短期的会计行为。在微观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战略方案以及对内部机构的管理行为等直接影响会计主体的行为。在企业内部,会计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受制于企业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实际情况表明,很多违法行为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指使下进行的,例如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虚增利润骗取贷款、隐瞒利润逃避交税等,这些行为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新的《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主体,有利于会计行为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延伸阅读
  1. 会计诚信的内涵是什么
  2.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 成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基本条件
  4. 单位负责人直系亲属能担任会计职位吗
  5. 审计中做到的“五个必审”是什么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合规合法原则
  2.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
  3. 内部会计监督系统:重要性和作用
  4.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5.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6.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法律分析
  7.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