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伙作案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结伙作案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9

 
423312

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涉及两人以上的结伙作案时,通常被称为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客观条件

首先,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即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意味着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指向同一个目标,并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其次,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最后,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与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共同犯罪具有显著的特点。单独犯罪行为是根据我国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需要根据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对犯罪分子进行定罪即可。而共同犯罪行为除了实施犯罪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只有将这些行为与实施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

各种共同犯罪行为的解析

(一) 实施行为

实施行为是指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施犯,那么该实施犯的实施行为与单独犯罪行为没有区别。然而,在存在两个以上的实施犯的情况下,并不要求每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他们的行为结合在一起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

例如,两人共同犯杀人罪,各自对被害人砍三刀。如果单独看每个人的行为,砍三刀未必能导致死亡。但是,两人的杀人行为结合起来,砍六刀就足以导致死亡。因此,共同犯罪中的实施行为与单独犯罪行为并不完全相同,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确定共同犯罪时必须予以注意。

(二)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罪所实施的指挥、策划和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实施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当然,刑法分则中的某些条文将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这种犯罪中,包括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属于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实施行为。

然而,在其他犯罪中,例如抢劫团伙,其中的首要分子可能仅在幕后起到组织作用,本人并不直接实施抢劫行为,这种组织行为不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实施行为。在定罪时,必须将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与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教唆行为

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实施行为,因此,只有将教唆行为与实施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

教唆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劝说、请求、挑拨、刺激、利诱、威胁等。教唆既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也可以通过书面表达,还可以通过手势、眼神等人体动作表达。

共同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例如偷盗团伙合谋盗窃、抢劫团伙共谋抢劫等。然而,并非所有有多人参与的犯罪活动都属于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共同犯罪是有条件的,如果不满足条件,就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认定共同犯罪的条件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然而,仅凭此规定往往无法准确判定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认定共同犯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例如,张三和李四合谋实施抢劫,双方都明确协同抢劫的意图,并清楚共同抢劫的后果。如果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即使张三实施了抢劫行为,李四也参与了抢劫,也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而应分别对他们的罪行进行单独认定。
  2. 存在基于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行为。例如A与B合谋盗窃,必须实施了共同盗窃行为,如准备工具、踩点、放风等,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如果B仅仅有共同盗窃的想法,但没有参与任何盗窃行为,也没有教唆、帮助或组织行为,一般不会认定A与B构成共同犯罪。
  3. 涉案人数必须是两人以上,并且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共同犯罪必须至少涉及两个人才能构成,但这两个人都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例如,一名正常成年人与一名精神病患者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相关法律责任应由正常成年人承担。

尽管认定共同犯罪是有条件的,但在实践中,影响是否认定为共同犯罪的因素很多。机械地适用上述条件来认定共同犯罪,并不总是正确的。例如,涉及两人以上的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应根据各自的罪行分别定罪处罚。如果对共同犯罪存在疑问,最好咨询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以明确责任、判断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此外,即使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各自的作用和参与程度等实际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刑罚。

犯罪热门知识

  1.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别及处罚
  2. 过失犯罪的定罪与勉处问题
  3. 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定义和作用
  4.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5. 少年团伙持刀抢劫的处罚标准
  6. 拿回扣金额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7. 刑事案件中的主犯跟从犯怎么区分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