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犯有数罪,缓刑适用的争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数罪并罚法律知识

一人犯有数罪,缓刑适用的争议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2

 
420258

一人犯有数罪,各罪分别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数罪并罚后能否适用缓刑?对此颇有争议。

否定观点:缓刑不适用于数罪并罚

否定说认为,缓刑只能针对罪刑较轻的犯罪,如果行为人身犯数罪,哪怕单个犯罪的客观危害不是很严重,其主观恶性也是十分严重的,不能再适用缓刑,否则违反立法目的,使刑罚失于宽纵。

肯定观点:数罪并罚后可以适用缓刑

肯定说则认为,缓刑本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与“数罪并罚”的规定没有直接联系,身犯数罪并不一定表示犯罪人主观恶性巨大。而且,现实的案情千变万化,数罪适用缓刑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刑罚调节的弹性作用,在符合缓刑实质要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适用缓刑。

缓刑的意义和条件限制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通过较为平和的刑罚执行,削弱刑罚对罪刑较轻犯罪人的影响,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更好地发挥刑法的教育和惩罚功能。

行为人犯数罪说明他是连续犯罪,主观恶性和再犯可能性相对较大,难以保证他不再继续犯罪,因此在考虑适用缓刑时,应十分慎重,从严掌握。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司法实践应严格掌握缓刑适用的条件,慎重适用缓刑,以便更好地发挥缓刑的作用,实现刑罚的目的。

适用缓刑的具体情况

对于一人犯有数罪的情况,除以下情况外,原则上可以适用缓刑:

1.行为人犯有同种数罪

行为人两次以上犯同一种罪,说明其自我管控能力不强,主观过错较大,恶性较深,人身危险性较大。故不宜适用缓刑。

2.行为人犯有两个以上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较之于过失犯罪,主观恶性更大,行为人两次以上故意犯罪,不应适用缓刑。

3.行为人具有与所犯之罪同类的违法行为

行为人具有与所犯数罪中某一犯罪相类似的一般违法行为,表明其在该类行为方面具有较深的主观恶性和较高的人身危险性,故不应适用缓刑。

4.根据刑事政策和犯罪态势不宜适用缓刑的

根据犯罪态势的发展变化,如果某一类犯罪高发频发,危害严重,社会反响强烈,即便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也应该尽量不适用缓刑。

对于上述情况之外的数罪,原则上可以适用缓刑。但具体案件中要严格审查个罪适用缓刑的条件。行为人身犯数罪在适用缓刑时要谨慎,综合案情,全面分析,从严审查。通过对被告人个人情况的了解,综合评价其主观和客观表现,预测评价结果达到规定的人身危险性低值界限才可以适用缓刑。

至于判决书的写法,若行为人身犯数罪,各罪皆应判处缓刑,则判决书应分别写明每一犯罪缓刑情况,并决定缓刑考验期。而不应是个罪不判处缓刑,仅在数罪并罚后宣告缓刑。

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处理

对于判决宣告后缓刑考验期内行为人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判的罪,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撤销缓刑。原判缓刑既已撤销,并罚后当然就不能再适用缓刑。

特别是对于被告人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情况,已经从事实上证明其缺乏应有的悔罪表现,继续危害社会。因此,对于后罪数罪并罚后再适用缓刑是错误的。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3.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4.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5.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6.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案标准
  7. 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