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的定义和目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定金 > 解约定金法律知识

定金的定义和目的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419000

定金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双方约定,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由一方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比例的货币或其替代物,以确保合同的履行。定金作为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旨在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定金的约定和责任

在签订合同时,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约定,并明确定金的金额和交付期限。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而接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则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根据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

定金的数额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定金条款的注意事项

1. 定金条款并非强制性,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2. 定金条款应明确规定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

3. 虽然已订立定金条款,但合同只有在消费者交付定金后才生效。

4. 预付款与定金的区别需要明确,预付款是预先支付,但不适用定金的罚则。

5. 谨防开发商利用消费者缺乏购房知识和经验,在条款中设置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

6. 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具有不同性质。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

定金热门知识

  1. 误区一:追求一步到位的购房
  2.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3. 首次购房证明开具流程
  4. 定金的数额应为多少
  5. 买车交了订金现在不想买了能退回吗?
  6. 定金的法律效力
  7. 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
定金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