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定金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双方约定,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由一方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比例的货币或其替代物,以确保合同的履行。定金作为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旨在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在签订合同时,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约定,并明确定金的金额和交付期限。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而接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则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根据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1. 定金条款并非强制性,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2. 定金条款应明确规定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
3. 虽然已订立定金条款,但合同只有在消费者交付定金后才生效。
4. 预付款与定金的区别需要明确,预付款是预先支付,但不适用定金的罚则。
5. 谨防开发商利用消费者缺乏购房知识和经验,在条款中设置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
6. 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具有不同性质。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