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418563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张贴虚假告示会如何处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准备了以下内容,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相关知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如果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手段发布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消除影响。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还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如果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或发布虚假广告,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依法处以罚款。根据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标准,罚款金额为广告费用的1倍以上5倍以下。如果情节严重,还可停止其广告业务;如果构成犯罪,还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如果发布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和地址,他们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

一、夸大失实的广告

夸大失实的广告是指经营者对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来源等情况进行夸大宣传,与事实情况不符。

二、语言模糊,令人误解的广告

这种广告内容可能是真实的,但经营者的措辞技巧明示或暗示、省略或含糊,使消费者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和其他经济行为。

三、不公正的广告

不公正的广告是指通过诽谤、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种广告不仅违反了广告法,还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四、消息虚假的广告

消息虚假的广告是指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根本不存在。

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都属于要约邀请。如果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那么就构成了要约。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2. 广告经营者的合规要求
  3.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4. 用了极限词需要赔偿消费者吗
  5. [Name]
  6.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