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重刑犯的适用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7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新闻报道中得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作为对刑犯的处罚,同时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那么如果对重刑犯,只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吗?还是有其他的量刑方式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从以下方面来思考和回答。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和内容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它是一种资格刑,以剥夺犯罪人的特定资格为内容。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根据我国《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以下方面:1. 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 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 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刑法第56条和第57条的规定,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犯罪分子:1.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2. 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3. 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于这类犯罪分子,应当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对于故意伤害、盗窃等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如果犯罪分子具有较深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也可以依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二、附加或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原因
附加或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主要原因有三:1. 防止他人代替犯罪分子行使政治权利。例如,对于有出版著作的罪犯,尽管他们的生命被剥夺,但其亲属仍有可能代替其行使出版权。通过终身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政治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除非经过人民法院的司法判决,否则不能以任何形式剥夺。政治权利也不能继承或转让。除非经过人民法院判决减刑或撤销附加刑,否则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申请免除或用其他刑罚替代。剥夺政治权利后,犯罪分子仍然享有民事权利和上诉、申诉的权利。例如,如果发明了新的技术,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国家专利,也可以委托他人有偿转让,以实现其财产利益。2. 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继续从事犯罪活动。这类犯罪通常是故意犯罪,主观恶意强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对于这些敌视、蔑视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国家当然要依法剥夺他们从事政治活动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以防止他们利用这些权利继续从事犯罪活动。3. 防止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特赦或假释后再次利用政治权利从事犯罪活动。剥夺这些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获得特赦或假释后再次从事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