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和监督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经济集体将土地发包给承包人时,要与承包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人可以依法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那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包方可不可以用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发包人不具备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权利,只有承包人才能使用该证件。然而,发包人有权对承包人使用土地的情况进行监督。发包方享有以下权利:- 使用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 监督承包方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其他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同时,发包方也承担以下义务:- 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其他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
土地承包合同的形式
土地承包合同的形式主要包括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和非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两种情况。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的情况分为以下两种:1. 承包经营权的创设取得:指承包人与发包人通过订立承包经营合同而取得承包经营权。包括家庭承包和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的承包。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承包,都需要签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在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在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进行登记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2. 承包经营权的移转取得: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受让人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依法从承包人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但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希望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或转让,并要求登记,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非基于民事行为而取得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主要涉及继承。根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承包经营权并未被列入遗产范围,因此在我国民法学界对于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存在不同的观点。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承认继承人有权继续承包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且有限度地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具体而言:-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如果承包人去世,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设立的承包经营权,如果承包人去世,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