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3

 
415282
年底了很多企业都开始总结过去一年企业的盈亏状态,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亏本比较大,于是在这时候就会进行经济性裁员。企业是有权进行经济性裁员,但劳动法有相关限制性规定,那么,企业经济性裁员能裁多少人?手心律师网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

裁员人数的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自主决定裁员人数,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遵守特定的程序。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企业需要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计划:(一)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二) 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三) 企业转产、进行重大技术革新或调整经营方式,并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员;(四)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履行劳动合同。

劳动保障措施

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不得停止缴纳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

经济裁员的程序

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经济裁员还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在裁减人员时,应确保裁员不是职工的过错或原因,且裁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职工的生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2) 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和实施步骤,以及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不得裁减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人员。此外,还需要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 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对裁减人员方案提出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 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5) 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并按照相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限制,包括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征求意见、制定裁员方案并支付经济补偿等。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2. 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应如何处理
  3.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
  4. 公司经营不善裁员的补偿规定
  5. 劳动合同期间辞职的违约责任
  6.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7. 工作后自动离职的后果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