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的规定和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一、异地管辖的规定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是指根据《关于行政案件异地管辖问题的规定》,被告所在地之外的法院具有管辖权,并且上级法院可以通过指定方式将行政案件交由被告所在地之外的法院管辖。
二、实现异地管辖的程序
根据《规定》,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向本地法院起诉,本地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在受理后将案件移送至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此外,《规定》还规定了三类案件,上级法院可以通过指定管辖的方式确定异地管辖法院:1. 对于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当事人直接向上级法院起诉的,上级法院可以在受理后将案件指定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或其他法院管辖;2. 下级法院认为自己不宜审理,需要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可以报请上级法院指定其他法院管辖;3. 当事人认为被告所在地法院难以公正审理的,可以向受案法院申请其他法院管辖,受案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报请上级法院决定。同时,《规定》要求被告所在地法院应当配合、协助异地法院审理案件,确保案件依法公正及时审理。为便于执行,高院还制订了全省中级人民法院异地管辖分工方案,并要求各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制订本辖区基层法院的异地管辖分工方案。
异地管辖的优势
一、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增强法院裁判的权威性
将案件移送给异地其他人民法院审理,增加了当事人对法院的信赖程度,减轻了他们的思想顾虑。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能够放心大胆地进行举证和质证,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促进裁判公正,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提高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另外,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会相应提高,裁判结果会尽快履行,从而减少了缠诉和上访情况。
二、确保法院及时、公正地审理案件
异地管辖能够确保案件被告不是本地政府或本地集团诉讼,不会在本地产生较大影响。异地法院的案件审判环境宽松,干扰减少,审判人员能更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同时,异地管辖也能促使行政机关积极参与诉讼,以保持不败诉。
三、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作为审理案件的异地法院,不受所诉行政机关的制约,没有利益上的牵扯,审判人员也没有思想包袱。异地法院能够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为出发点,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更好地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