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7-30
1. 证据上的效力:所有公证书都具有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公证是对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确认证明。因此,在纠纷发生时,公证书成为特殊的书证,其证明力较强。人民法院应当确认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的效力。
2. 执行上的效力:根据我国公证暂行条例的规定,对于追偿一定数额的金钱或物品的债权文书,公证机关经审查债权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对债权本身无争议,债务人应履行但不履行时,公证机关可以提供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证明。这种证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债权人可凭此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 法律上的效力: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公证证明才能生效。如果没有履行公证的要求,这些法律行为将不会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