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的一审终审判决范围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2
实际上,法院在实行一审终审制时,一旦作出的判决或裁定生效,此时有关人员不得对已判决的案件提起上诉。一审终审是审理制度的一种,那么符合一审终审制判决的民事案件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审终审案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况下的案件属于一审终审范围:1、选民资格案件;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7、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8、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9、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10、民诉中的小额诉讼程序。
民事案件的再审
当事人的申请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提出再审申请:1、原审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3、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4、原裁判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5、原裁判依据的主要事实被变更或撤销;6、同一法律事实或相同法律关系在实体处理上出现了两个以上互相矛盾的生效判决;7、原裁判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且足以影响裁判公正;8、原裁判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9、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10、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