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9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参与仲裁活动时,需要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被委托参与仲裁的人称为仲裁代理人。
仲裁代理人只能以被代理的当事人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
仲裁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仲裁活动,不能超出委托人授予的权限。
仲裁代理人参与仲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自身与纠纷无利害关系。
仲裁代理人不能在同一仲裁案件中同时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当委托他人代理仲裁活动时,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该委托书必须经委托人与受托人签名盖章,才能算作成立。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或变更请求,或者提出反请求时,必须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特别授权也必须在委托书中具体写明。
在仲裁中,被申请人有权承认或反驳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并有权提出反请求。反请求必须符合仲裁范围和仲裁事项的要求。
申请人有权申请仲裁,并在申请书中提出仲裁请求。在仲裁过程中,申请人有权放弃自己的仲裁请求,终止仲裁程序。申请人还有权变更仲裁请求,包括增加或减少仲裁请求。
仲裁当事人有权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仲裁裁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因此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仲裁委员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申请提交给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采取限制有关财产处置的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决定的前提条件包括:保全的原因是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仲裁裁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仲裁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财产保全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审查该申请,而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申请提交给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如银行担保、保证人保证或现金实物担保。如果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申请可能会被驳回。财产保全的范围、措施和程序若在仲裁法中没有具体规定,则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