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6
商标未注册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加盟。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为特许人),通过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为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的统一经营模式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商业特许经营的核心在于无形资产的输出,其中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构成了特许经营合同的主要内容。根据北京高院的《指导意见》,经营资源还包括“字号、商业秘密、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营业形象,以及在先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等能够形成某种市场竞争优势的经营资源”。
无形资产输出具有特殊的法律程序要求。根据《管理条例》第31条的规定,“特许经营活动中涉及商标许可、专利许可的,应当依照有关商标、专利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例如,如果涉及注册商标,必须订立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的3个月内向商标局备案。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备案与否对于被特许人行使正当权益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如果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经备案,虽然不影响该许可合同的效力,但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商标许可使用类型对于被特许人行使商标专用权的救济权利具有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当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根据不同的许可使用类型,被特许人可以采取不同的诉讼行动:(1)对于独占使用许可,被特许人可以提起诉讼;(2)对于排他使用许可,被许可人可以与商标注册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3)对于普通使用许可,被特许人在经商标注册人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